法学专家 刘 恒,男,1964年1月生于湖北省恩施市。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山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行政法研究所所长。
学术经历
法学学士 (中南fun88.com政法学院法律系 1981—1985年) 法学硕士 (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 1985—1988年) 经济学博士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1994—1998年) 法学博士后 (武汉大学法学院 1998—2000年) 美国史蒂逊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2001—2002年) 姓名: 郑贤君 职务: 教授 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 法学博士 一、个人简历 郑贤君(1964—),女,教授,法学博士,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1995年任教于河北师范学院,1992-1995年于复且大学法律系攻读外国法制史专业,1995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7-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攻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200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基本理论、公民基本权利、地方制度等。在国内法学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代表作为:《论中国宪政模式的走向》,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基本权利的宪法构成及其实证化》,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宪法的社会学观》,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3期;《二十世纪中国宪改思想体系初探》,《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 姓名: 应松年 单位: fun88.com,育行政学院 简历 应松年,男,1936年11月生,浙江宁波人。 1960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 姓名: 杨海坤 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 单位: 苏州大学法学院 杨海坤 1944年8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6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1年至1984年底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评为助理研究员。1984年底调至故乡苏州,在苏州大学法学院任教至今,曾任教研室主任、法律系副主任、法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现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硕士点负责人、重点学科和211工程子项目负责人,并兼任苏州大学东吴比较法研究所所长、《东吴法学》主编。 姓名: 宋功德 职务: 副研究员 单位: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 学位: 法学博士 宋功德,1971年生,安徽庐江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教于国家行政学院。 一、学术著作 1、 《论行政指导》,与郭润生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行政法哲学》,独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 3、 《法学的坦白》,独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 姓名: 任进 职务: 教授、研究员 单位: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 学位: 博士 任进,男,福建人,1960年6月出生,1981年从兵器工业部福建386厂考入武汉大学,1985年获得fun88.com学士学位;1985-1988年师从韩德培教授,在武汉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经济法学自然资源和环境法方向);1988-1991年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1991-1994年师从许崇德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得宪法学行政法学博士学位,1994年到国家行政学院任教。1994年6月至1997年6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在美国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Slate,Meagher & Flom)北京办事处兼任研究员及中国法律顾问(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雇员证号049-G214)。 姓名: 苗连营 职务: 教授、副院长 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学位: 法学博士 苗连营,男,1965年12月生,河南延津人。1996年9月—1999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7月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82年9月—1986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姓名: 马怀德 职务: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 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学位: 法学博士 一、个人简介 马怀德,男,1965年10月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诉讼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行政法学研究》主编,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福建省、青岛市、宜昌市人民政府顾问,北京市公安局专家咨询委员。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系我国首位行政诉讼法博士。曾赴美国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作访问学者。直接参与《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的起草。获得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姓名:罗豪才 职务: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主席、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简历 罗豪才,男,1934年3月出生,祖籍福建安溪。新加坡归侨,中共党员、致公党成员。1956年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北京大学法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曾担任北京市侨联主席、中国 fun88.com,侨联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法学)组成员,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顾问、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法学院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比较宪法和行政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在现代行政法的…….. 黄学贤,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与行政法学教研室主任,东吴比较法研究所副所长。 代表著作: 《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跨入2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行政诉讼法学》等 代表论文:《关于完善我国宪法监督机制的思考》,《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行政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等。 姓名:胡建淼 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硕士 一、 人简历 男,1957年11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市。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现为浙江大学副校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终生享受者,国家教育部法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首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 〖翟中东〗男,生于1964年9月24日,内蒙古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做过二年社会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刑法学教授,《中国监狱学刊》副主编,兼职于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犯罪与改造研究》杂志编委、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河北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咨询顾问。 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姓名:章武生 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单位:复旦大学法学院 学位:法学博士 学者简介: 章武生,1954年生,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诉讼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 余凌云教授简介 1966年3月生于福州。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至1991年9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检察院工作。1991年9月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行政法硕士学位, 1994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行政法博士学位,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行政法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宪法与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警察法学、宪法学、比较法学。多次参与国家立法起草或论证咨询工作。 1998年2月至1999年1月被香港城市大学聘为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 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visiting fellow)。 姓名:袁曙宏 职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学位:法学博士 【袁曙宏】,男,1958年出生。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宪法。现为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北京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咨询组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立法研究组成员,“四五”普法国家中高级领导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中央国家机关宣传教育工作团成员,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南开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北京市预防和控制“非典”法律咨询组专家顾问,司法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深圳市人民政府WTO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 姓名:叶必丰 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学位:法学博士 个人简历:叶必丰,1984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本科,获学士学位;2002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1985年,在司法部师资进修班进修行政法学半年(中国政法大学);1990年,在中美法学交流委员会举办的暑期行政法进修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习美国行政法。 姓名:杨建顺 职务: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学位:fun88.com 一、个人简历 198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本科,一学期后,以优异的成绩被教育部选送去日本留学。经过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设在东北师范大学内)一年的学习结业后,于1982年3月东渡日本。先后在筑波大学攻读经济法和贸易法,师从著名商法学家岛十四郎先生,获得社会科学士学位;在一桥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攻读行政法,师从著名行政法学家南博方先生,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 姓名:许崇德 职务: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和主持人。 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特邀顾问。原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原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王先林〗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Email:[email protected]。本人于1965年11月生于皖西大别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也是一个典型的山里人。我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父母的遗传和山里的水土共同赋予了我朴实的和吃苦耐劳的性格。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从小就很勤劳,在初二时就懂得勤奋学习,为此还深得家乡人称道。由于我懂得“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1983年我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安徽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本科。 姓名:皮纯协 职务:教授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行政法学会副会长,东亚行政法学会理事,全国行政监督学会理事,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组成员,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建设顾问,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建设顾问。 主要科研成果:《行政处罚法释义》(主编),1996年3月;《行政法学》(主编),2001年1月,群众出版社;《海峡两岸交往中的诉讼法律与实务》(参与),中国工人出版社。 姓名:莫于川 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学位:fun88网址,博士 一、基本情况 莫于川,汉族,1956年出生于四川重庆,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职务: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兼职教授,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等。 二、工作经历 1975年到四川省合川县插队;1977年入伍;1984年转业到重庆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政法研究所副所长、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院长助理等职务;2001年调人大法学院工作。 姓名:刘杰 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单位: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学位:法学博士 学者简介:刘杰,男,1956年生,河北徐水人,河北林专、最高法院法律业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宪法与行政法专业。 〖杜钢建〗教授,男,1956年8月生人,汉族,硕士,江苏徐州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供职于国家行政学院。 曾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兼法学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宪法行政法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副总编(副局级);中国法史学会副秘书长;全国老庄与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 姓名:李元起 职务:副教授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学位:博士 1963年1月生,山东莱阳市前淳于镇后淳于村人。198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本科,1984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后,升入本系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任教。1994年调中国人民大学任教。2000年考入人大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市宪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讲授宪法学、行政法学等课程。
姓名:胡锦光 职务: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学位:法学博士 1960年2月出生,安徽黄山市人。1986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1998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两次赴日本立命馆大学作访问学者,多次赴国外、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曾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1996年)及香港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项目奖(1996年),论著及论文多次在全国获奖。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宪法行政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家》杂志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姓名:韩大元 职务: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法学院副院长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学位:法学博士 一、主要科研情况 1.独著 《亚洲立宪主义研究》(1996年,再版三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2000年),法律出版社 《韩国国会》(2001年),华夏出版社。 2.合著 《宪法学原理》(1997年,二人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当代人权保障制度》(1998年,二人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宪法的理论与实际》(1999年,二人合著),日本成文堂 《宪法学》(2000年,三人合著),法律出版社
| |